中毒型细菌性痢疾,如何快速识别与应对?

在医院的急诊科,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因细菌感染而引发的疾病,中毒型细菌性痢疾(简称“毒痢”)因其发病急、病情重、进展快而备受关注,毒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,其特点是起病急骤、高热、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及中毒性循环衰竭等。

如何快速识别中毒型细菌性痢疾?

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关键,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的寒战、高热,体温可迅速升至39℃以上,并伴有头痛、乏力、恶心等全身中毒症状,随后,出现以左下腹为主的剧烈腹痛,并伴有里急后重感(即有便意但无法排出),腹泻开始时为稀水样便,随后转为黏液脓血便,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严重而出现循环衰竭的表现,如面色苍白、四肢湿冷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等。

应对措施

1、立即隔离:对疑似或确诊的毒痢患者进行隔离治疗,防止疾病传播。

2、补充体液:对于出现循环衰竭的患者,应立即给予静脉补液,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。

3、抗菌治疗: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,常用的有喹诺酮类、头孢菌素类等。

4、对症治疗:如给予退热药、解痉药等缓解患者的症状。
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,如何快速识别与应对?

5、密切观察:在治疗过程中,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。

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,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的治疗,作为医用设备维护人员,我们虽不直接参与临床治疗,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,也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一环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5-26 20:29 回复

  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,快速识别关键症状如高热、惊厥和休克前兆;及时就医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有效应对措施。

添加新评论